1.梅雨形成的原因

2.梅雨季节受何影响

3.梅雨是什么?它和普通的雨都有什么不同?

4.什么是入梅天气

5.梅雨天气一般持续多久

6.什么是梅雨季节

7.梅雨是怎样形成的?江淮地区易形成这种天气表现为多雨,是不是受冷低压的控制?

梅雨形成的原因

典型天气分析梅雨500_梅雨的天气状况

梅雨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亚洲纬度较高的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同时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流域提供了冷空气的条件。

同时冷空气的条件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就出现了,且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

扩展资料

梅雨时节

梅雨开始的日子为“入梅”,结束那天为“出梅”。梅雨开始的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台湾地区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农历每年4月中旬入梅,5月上旬出梅。

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中旬到下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4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百度百科-梅雨季节

百度百科-梅雨

梅雨季节受何影响

梅雨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并在长江中下游俳徊造成的. 由于5.6月份北来的冷气团与南来的暖气团常势均力敌,僵持不下,使得气流汇合的梅雨锋面(也叫准静止锋 ),常呈现近似滞留的状态。锋面南侧,南来的暖湿空气在锋面区上升凝结成云,沿锋面呈现带状分布。当锋面来临时,常带来持续性的降雨,这就是梅雨.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降水具有地带性,雨带每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延伸.从每年的2.3月份我国东南沿海就迎来了雨季,然后雨带开始向北推移,大约到7.8月份才会深入到内陆地区.但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是季风,季风的强若直接决定了我国降水的多少以及降水的分布. 我国大部分地区除了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原外为温带季风气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亚热带季风气候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一种).而季风性气候是十分不稳定的.有时季风势力太强了,我国南方还没下雨,雨带就到了北方,就造成了北方的洪水和南方的干旱.反之,如果季风的势力太弱,那么我国北方就会发生干旱,南方就会出现洪水了.

梅雨是什么?它和普通的雨都有什么不同?

梅雨,是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形成条件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

梅雨是典型的锋面雨,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气候输送的西南暖湿气流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区域,形成了准静止锋和锋面气旋活动,冷热空气相遇造成长期的阴雨天气。

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关。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则梅雨也偏少。这是因为天气往往有阶段性。天气持续干旱,常常是某一种有利于干旱的天气形势相对稳定所造成的。但由于大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上述相对稳定状态总是要被破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反面转化。

春水铺,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谚语说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它和?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一样,都是用春季的雨水来预测梅雨的。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什么是入梅天气

我们通常所说的梅雨, 是在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天气。这段时期,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南方流行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说的就是梅雨天气。梅雨天气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仅出现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至朝鲜半岛南部(被当地称为Changma)和日本东南部(被当地称为Bai-yu)的地区。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宜昌以东、北纬29度至33度的地区,在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气流控制,从暖湿海面输送大量水汽,带来丰沛的降水,即形成了这一地区特有的梅雨天气。一般来说,江淮流域梅雨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开始进入高温少雨天气。近年梅雨的非典型特征梅雨天气中,雨带停留的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而往年人们熟知的梅雨期内连绵阴雨的特征,自进入21世纪以来,变得越来越不明显。由于各地判定梅雨开始的标准不一样,入梅时间无法统一。国家气候中心主要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上海、南京、芜湖、九江和武汉5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对梅雨的起止和演变进行监测诊断。观测显示,自200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开始出现了“非典型”的特征。所谓“非典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梅雨期明显偏短,降雨量也偏少。这一特征从2000年即开始,2000年和2002年甚至还出现了两次空梅(几乎没有明显的梅雨季节)。梅雨非典型 防范不能松梅雨季节里,持续性的连绵阴雨天气会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汛工作带来压力。张培群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梅雨的开始时间明显偏晚。”近30年的统计表明,平均的入梅时间在6月17日,而截至目前,还很难判定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全面进入梅雨期。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两天长江中下游地区仍然没有明显的降雨天气,入梅时间还将继续推迟。各年梅雨期开始有迟有早,梅雨持续时间有长有短,部分年份梅雨天气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而有些年份又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并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也有梅雨特征不明显,6月中下旬降水偏少,出现“空梅”,这时随之而来的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伏旱。长江中下游梅雨演变的异常,对这一带地区水稻和棉花等农作物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虽然梅雨天气越来越“非典型”,但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各种天气变化,依然值得各级气象部门关注。

梅雨天气一般持续多久

每年6-7月份我国江淮地区梅子黄熟时期,常常阴雨连绵,有时多半月连续不见太阳,人们习惯把它称之为梅雨天气;又因这段时期潮湿多雨,衣物及器具容易发生霉变,所以也叫“霉雨”。从大气角度来看,梅雨是初夏时期,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黄海直到韩国、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色之一,也是东亚特有的一种气候现象。 在我国,梅雨的主要区域位于北至淮河一线,南至28°N附近即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到浙江北部一线,西至宜昌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范围。从形成因素来看,梅雨一般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梅雨锋面中,它是冷暖空气连续相持在长江流域所造成的。梅雨锋面从长江中下游延伸到日本南部,形成多云、多雨、多雾、多雷暴天气,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特大暴雨相间出现。在东海、黄海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带上,海面能见度极低,常常出现锋面气旋,加大海面风力。梅雨锋能维持稳定多长时间,梅雨就能持续多久。当副热带高压再次北抬,脊线移到北纬25度附近时,暖湿空气越过江淮一带,北方冷空气也开始北退,梅雨期结束,北方雨季开始。 每年梅雨的开始日期称为“入梅”或“主梅”,结束日期叫做“出梅”或“断梅”。气候统计表明,梅雨大约在6月上中旬开始,7月上旬结束。有时梅雨期间连阴雨过程中断几天,会出现两段或以上阴雨天气,有两段梅雨的,俗称“二度梅”。平均而言,每年6月17日入梅,7月10日梅雨结束,梅雨期24天。但具体到每一年,入梅、出梅的时间稍有不同,梅雨期的长短不完全一样。 在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常维持着一条稳定持久的雨带,但雨带上降雨并不均匀,常有一个或几个暴雨中心。据统计,长江中下游的大到暴雨有40%集中出现在梅雨期内,梅雨期的暴雨在整个梅雨期乃至全年的降水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梅雨期的平均总降水量约为200一300毫米,具有北部较少、南部较多的分布特征。我国气候学家根据每年梅雨期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多少,将梅雨强度分为3个等级。阴雨日数多、降水量大的年份称为 “丰梅”,丰梅年梅雨期间降水量有时可达400毫米以上,约占全年降水总数的1/ 3到1/2;降水日期和降水量比较少的年份称为“枯梅”或“旱梅”。少数年份,雨带从华南迅速跃过长江、淮河,进入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不出现梅雨,或者只有很少几天降水,降水量也寥寥无几,这种年份叫做“空梅”。 研究发现,入梅时间的早晚与梅雨持续时间、梅雨量有着一定对应关系,即入梅偏早的年份,梅雨持续时间长,梅雨量大;反之,入梅偏晚的年份,梅雨持续时间短,梅雨量小。因此过早入梅或过迟入梅的年份往往是降水异常的年份,非涝即旱。在平均入梅日附近入梅的很多年份,其梅雨量在平均值附近,基本出现了较为正常的年景,呈现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现象。 正常的梅雨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畜的正常生活。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种植的水稻,需要适当的水分满足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适当的降水给流域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弥补冬季降水不足的现状,适应人类、动物用水的需求;但若降水时间过长或出现暴雨,则容易造成积涝成灾,甚或造成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洪涝灾害。梅雨期间空气明湿度大、温度高,易造成霉菌大量繁殖,危害人畜健康。海面梅雨锋附近的海雾和大风,对海上航运和渔业生产也极为不利。 梅雨期间,阳光罕见,空气的湿度大,各种物品极易发霉,令人的心情郁闷。但是,梅雨期间是水稻等作物播种的好季节。如果这段时间缺雨或梅雨期太长,农作物的产量都会受到影响。另外,由于梅雨期,降雨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江河水位猛涨,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并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或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或是没有出现明显梅雨,导致大范围的严重干旱现象,也同样给社会生产、国民经济带来重要影响。 总之,梅雨与江淮地区旱涝关系极为密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梅雨的气候规律进行分析,对梅雨与社会经济的影响做进一步研究,正确评估梅雨的社会影响,也包括做好梅雨的短期气候预测工作,及时地给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梅雨信息,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梅雨小资料: 正常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上中旬开始,7月上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一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早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5月底6月初)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黄梅雨又称为“冷水黄梅”。早梅雨的出现机会,大致上是十年一遇。这种早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开始早,结束迟,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结束,雨期长达四、五十天,个别年份长达两个月。像1954年阴雨6月初就开始了,直到8月初才“出梅”,时间达到两个月之久,造成长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现象。另一种是开始早,结束也早,到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进入了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来,常常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程度的伏旱。 迟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迟梅雨常常多雷阵雨天气,人们把这种黄梅雨又称为“阵头黄梅”。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短梅”和“空梅”: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像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二次大雨。这种情况称为“短梅”。更有甚者,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出现了“黄梅时节燥松松”的天气。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短悔”和“空梅”的出现机会,平均为十年中1-2次。“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发生,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1958年梅雨期只有两三天,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年。 倒黄梅: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出现盛夏的特征。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这种情况就好象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

参考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什么是梅雨季节

梅雨的定义:

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一狭长区域内往往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段,出现频繁的降水过程,常有大到暴雨。这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时期,故称“梅雨”。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地描绘了当地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因为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因此也有称之为“霉雨”的。

除了我国以外,朝鲜最南部、日本中南部也都有梅雨季节,但世界同纬度其它地区却没有,因此,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我国梅雨区的范围,北起淮河,南至闽、赣、湘三省中部,大致在110°E以东的27—34°N之间。梅雨期长度以梅雨区中部最长,上海平均6月15日入梅,7月9日出梅,长25天。梅雨区南北界附近一般只有20天左右。但这是气候平均情况,每年可以相差很大。例如,入梅期迟早可以相差40天,出梅期可相差45天;最长梅雨期可以长达60天甚至更长,而有些年份甚至更长,而有些年份基本上没有梅雨,称为“空梅”。梅雨期雨量最多的年份要数1954年,该年梅雨期总雨量超过多年平均值的两倍以上。

梅雨的划分

划定梅雨期以大气环流季节性的转折、调整为主要依据。在分析环流调整时,以暖湿气流的稳定北上,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东经120度处脊线的北移位置为主,以西风带环流的调整为辅。根据以上原则,先确定入、出梅的环流调整日,然后再结合大范围降水现象的起始和终止日期,具体划分梅期。

梅雨期连续暴雨与洪涝

长江中下游梅雨来到的迟早和梅雨量的丰歉,直接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夏收夏种和防汛抗洪以及抗旱蓄水。

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除了热带气旋影响造成的短时间的洪涝外,旱涝总趋势主要决定于梅雨量的丰歉。解放以来最大洪涝如1954、1991年均是由于梅雨期的持续性暴雨造成。而解放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年如1978、1994年均是由于梅期过短,梅雨量特少而形成。

一般年份梅雨量占总降雨量的25%左右。但典型的丰梅年,以南京为例,1954年雨量为1561mm,梅雨量为623mm。又如1991年年雨量为1828mm,梅雨量为840mm,占年降水总量40%左右。所以丰梅年,如梅汛期出现大涝,则全年降水易偏多,大涝年的格局大致已定。丰梅年主要灾害影响是江湖的防汛抗洪,城市防洪和农业上的排涝。

入梅后,雨量陡增,暴雨频繁,这是梅雨期的主要气候特点,尤其是连续暴雨过程的出现是梅雨期暴雨的特色。据江苏省降水资料统计,只有1963、1974年入梅前各出现过一次连续性暴雨,其余年份连续暴雨均频繁出现在梅雨期。出现概率最大的时段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在此期间出现连续暴雨过程占梅期暴雨日总数的80-90%,所以,可以认为连续暴雨过程是梅期的天气特点。

梅期总雨量的多少,除了与梅长有关外,还决定于梅期中暴雨过程的多寡。梅期暴雨过程总雨量所占梅雨总量的百分比,平均为65%,最多年份占75至76%,最少年份为42%。通常情况下,入梅后,如6月下旬到7月初,长江水位不高,汛情不紧张,则该年防汛任务不会很吃紧。如入梅后6月下旬沿江地区已是连续暴雨,则极易造成江淮并涨严峻的防汛局面。

梅雨间断与“二度梅”

由于天气过程的更迭,绝大多数年份,梅期会出现一度晴好天气,称梅期间断,它与出梅后的天气转晴在成因上有本质的不同。比较典型的具有“二段梅雨”特征的年份有1962、1970、1982、1989和1991年。

要特别注意梅雨间断和两断梅雨引发的旱涝急转形势。历史上二段梅雨往往是第一段梅期暴雨不多,梅雨量也偏少。但到第二段则连续暴雨频发,梅雨量陡增,常造成旱涝急转的局面,所以,当尚未具备出梅条件,而发生梅雨间断时,服务决不可掉以轻心。

“二段梅雨”具有如下天气特征:

1.前段梅雨期以阴雨天气为主,出现区域暴雨的频数不大,分别为1962年3/11(指前段梅雨期天数中有几个暴雨日),1970年4/16,1982年2/12,1989年5/12,1991年4/22,且除1991年外,均未出现连续暴雨过程。

2.绝大多数年份(除1989年外)第二段梅雨期暴雨频繁,降水集中,其暴雨日概率分别为1962年5/7、1970年7/12、1982年14/22,1989年7/18,1991年14/18,且均出现连续暴雨过程。而第二段暴雨过程所造成的总降雨量往往占梅期总雨量的70-80%。

3.造成二段梅雨的主要环流特征是副高脊线一度南压,或在东经120度附近的断裂。

出梅与盛夏

根据40年南京资料统计(以南京出梅后10天内连续出现三天以上>=35度的高温作为出梅后转高温盛夏的标准),出梅后40年中有21年(即近乎一半的年份)在出梅后出现了盛夏高温过程。

有的年份出梅后仅有1-2个好天,复又出现一段阴雨过程--即梅雨接夏雨,且大部分年份在这一多阴雨时段内伴有大-暴雨。这种年份较典型的有12年,尤其是1956、1970、1974、1975、1987这几年出梅后都紧接有显著夏雨。如1975年7月17日出梅,其后只维持2个左右无雨日,紧接着7月20日至8月初,苏、皖淮河以南地区出现连续阴雨和暴雨过程。该年出梅前后副高脊线一度增强北上达北纬32度环流调整,以致造成三次区域性大-暴雨。这种情况一般称为倒黄梅,对农业生产危害重,水稻棉花等秋熟作物在梅雨、倒黄梅连续阴湿危害下,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受阻。

出梅后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且持续稳定控制大陆,热带气旋影响少的年份易出现伏旱,1960年以来,全省性伏旱有1966、1967、1978、1994年。如遇枯梅年、梅期很短的年份、或伏秋连旱的年份旱灾的危害更重,如1966、1978、1988、1994年。淮北区域性伏旱有1985、1988、1999。淮北、宁镇丘陵区伏旱偏重。在伏旱期,各种作物正处于旺盛生长期,单季晚稻正处于移栽和幼苗期,常因缺水而不能移栽或旱死;中稻、玉米、棉花等会因伏旱伴随的高温受到影响;中稻的拔节、孕穗受阻,抽穗开花和灌浆也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穗形成小秕粒减产;棉花蕾、花、铃会大量脱落;玉米无法抽穗或授粉不良等等。

梅雨与夏收、夏种

梅雨季节正是南方水稻生长迫切需水的时期,因此,正常的梅雨对水稻生育是有益的。但梅雨期如果雨量过大,则会引起洪涝,过迟又会引起干旱。所以梅雨的迟早、长短和雨量的多少,对梅雨区的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如江苏省,由于夏熟作物集中收获期在6月上旬,因而入梅期在6月上旬(6月12日)之前的早梅年,梅雨与夏收相遇,会严重影响夏熟作物的丰产、丰收和秋熟作物的夏播、夏种。典型的如1991年6月8日入梅,1999年6月6日入梅,由于梅雨来得早,雨水多而集中造成大面积的烂麦场,严重影响了夏熟作物的及时收割、晾晒入库。

入梅偏晚或梅期过短或梅雨量偏少,则会造成农业用水紧张,特别是春旱严重的年份,河湖干涸,水稻移栽用水紧缺,影响水稻正常的移栽,棉花等在田作物的生长也会受到抑制。人畜生活用水得不到保证,大运河航运困难甚至断航。最典型的是1978、1994年。

梅雨是怎样形成的?江淮地区易形成这种天气表现为多雨,是不是受冷低压的控制?

梅雨(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中国江淮流域梅雨天气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欧亚大陆东部的中纬度,一方面受到从寒带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从热带海洋北上的暖湿空气影响。每年从春季开始,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加强,从海上进入大陆,先至华南地区,嗣后进一步增强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还可到达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特别是在二、三千米的低空,常有一支来自海洋的非常潮湿的强偏南气流,风速达到每秒十几米到二十米左右。当它进入中国大陆以后,就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冷暖空气相遇,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梅雨就属于锋面降水的性质。

如果冷空气势力比较强,云雨区将随着冷空气向南移动;如果暖空气比较强,云雨区则会随着暖空气向北移动。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都不会在一个地区停滞下来。但初夏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方面暖湿空气已经相当活跃,另一方面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有一定的力量,特别是在靠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常有一小股、一小股的冷空气南下。这样,冷、暖空气就在这个地区对峙,互相争雄,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这条雨带南北只有二、三百公里,东西长却可达二千公里左右,横贯在长江中下游,向东一直可以伸展到日本。正是这条雨带的影响,所以日本的梅雨也很明显。

这条雨带在短时间里也往往有比较小的南北摆动。当冷空气加强时,它稍微南移;当暖空气加强时,它又重新北抬。当这条狭窄的雨带在南北方向做小幅度摆动时,雨带附近的地区就会出现时晴时雨的天气。在这条雨带上,还不时有一个个降雨强度比较大的中心出现。在降雨中心经过的地区,常常会出现一次次大雨或暴雨。

实际上,这条降雨带也就是冷暖空气前锋所形成的交界面--即气象广播中通常说的"锋面"的产物。不过,这种锋面与一般的锋面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这种锋面特别稳定。它不仅不象"冷锋"、"暖锋"那样有明显的移动,而且与一般的"静止锋"也不同。通常,"静止锋"在一个地区只能停留一、二天,多则三、四天。但是,梅雨锋在长江流域活动的时期,却正是东亚广大地区大气运动发生两次跳跃性变化之间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冷暖空气长时间相遇在长江中下游,并且双方势均力敌,各不相让,处于拉锯状态。致使这条锋面及其降雨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稳定,从而给长江中下游带来了持续的阴雨天气;第二,梅雨锋的南北两侧冷暖空气性质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空气的湿度上,即南边来自海洋上的空气湿度较大,与北边的干冷空气迥然不同。而锋面两侧空气在温度方面的差异,要比其他季节的锋面小得多,冷空气过境之后,没有明显的降温;第三,它的降雨区在南北方向上很狭窄,不象冬春季节的锋面那样有十分宽广的雨区。但其降水强度,却要比别的季节强烈得多。由于这些特点是梅雨期间所特有的,因此,气象界把这条锋面称为"梅雨锋",在专业的术语上称为"准静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