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气状况有哪些?

2.气象现象有哪些

3.一年四季都有哪些气象现象

4.天气现象有哪些?

5.天气现象的种类

6.气象有哪些?

7.与四季有关的气象现象有哪些?

天气状况有哪些?

观测天气气象有哪些_观测天气的仪器图

天气状况一共有5种:

①晴:是指全天内天空中云量低于3成(即30%)。

②多云:是天空中有4-7成的中、低云或6-10成的高云时的天空状况。

③少云:是天空中有1-3成的中、低云或4-5成的高云时的天空状况。

④阴:是天空阴暗,密布云层,或天空虽有云隙而仍感到阴暗(总云量8成以上),偶尔从云缝中可见到微弱阳光的天气现象。

⑤雾:是指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

⑥云量和云高: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云高是指云底距离测站地面的垂直距离。

扩展资料:

雾和云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接触地面。雾使地面的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按国际气象组织规定,使能见度降低到1公里以下的称为雾。

降雪按照降雪量分为小雪、中雪、大雪、暴雪、暴风雪等。其中暴雪是降雪强度较大的雪(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距离小于500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5mm);暴风雪,又称雪暴,是大量的雪被强风卷着随风运行,并且不能判定当时是否有降雪,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天气

气象现象有哪些

天气现象可分为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他现象。

天气现象是指在空中和地面产生的降水、水汽凝结物(云除外)、冻结物,以及声、光、电等大气物理现象,也包括一些与风有关的特征。

1、降水现象指的是云中液体或固体滴粒向地面降落的一种天气现象。根据降水物形态共分11种,分别是液态降水:雨、毛毛雨、阵雨;固态降水:雪、冰粒、米雪、阵雪、霰、冰雹;混合型降水:雨夹雪、阵性雨夹雪。

2、地面凝结冻结现象包括露、霜、雾淞、雨淞等四种。这些现象都是水滴或冰晶在地表或地物表面上的凝聚物。一定温度下,当空气不可容纳更多的水汽时,称为饱和空气。当饱和空气中的水汽和温度相匹配时,不会出现水汽凝结现象,但当空气达到过饱和状态时,则会产生多余的水汽并发生水汽凝结,便会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现象。

3、视程障碍现象是指空气中因存在水汽凝结物、干质悬浮物等而使空气变得混浊,并造成能见度下降的一类天气现象。包括雾(雾、雾、浓雾)、轻雾、吹雪、雪暴、烟幕、霾、沙尘暴(沙尘暴、强沙尘暴、超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

4、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包括雷暴、闪电和极光。

5、其他现象:风、飑、龙卷、尘卷风、冰针、积雪和结冰。

一年四季都有哪些气象现象

与四季有关的气象现象有春天里来刮风下小雨、夏季暴雨及下冰雹、秋季结霜、冬季降雪等。

扩展

四季:

春季排四季之首,新的轮回从此开启。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植物发芽,风和日暖,鸟语花香。这季节的气温、日照、降雨,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春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牙生长,春季是万物生长、春耕播种的季节,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

春季起始—结束:

依据天象变化划分:传统上是以“立春”(斗指寅,太阳达黄经315°时)作为春季的起点,至“立夏”结束。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近代采用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以候平均温度(连续5天气温的平均)从10℃以下稳定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至候平均温度22℃以上(入夏)时结束。

夏季

夏季万物至此皆盛,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季节。温度升高,天气炎热,狂风暴雨频发,万物盛长。夏季是风暴最多的季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北半球夏季,大陆受热气压上升形成低气压,海洋恒温温度相对较低形成高气压,根据环流,夏季吹的是东南风。夏季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全年最长。[8]

夏季起始—结束:

依据天象变化划分:以“立夏”(斗指东南,太阳达黄经45°)作为夏季的起点,至“立秋”结束。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以候平均温度稳定升到22℃以上时作为夏季开始,至候平均温度22℃以下时结束。

秋季

秋季是收获季节,意味着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秋季的前两个节气立秋、处暑,还是酷热天气,因太阳所带来的热力未减弱,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到了深秋之后则相反,吹西北风,而西北方是干燥的内陆,干燥的西北风造成深秋之后气候干燥。秋季前两个节气的气候特征为潮湿、闷热,秋季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自白露起渐渐趋向凉爽、干燥。随着进入深秋,气候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秋季

秋季起始—结束:

依据天象变化划分:以“立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作为秋季的起点,至“立冬”结束。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以候平均温度从22℃以上稳定降到22℃以下作为秋季开始,至候平均温度降到10℃以下时结束。

冬季

冬季,阴阳转变,万物由收到藏,植物生气闭蓄。进入立冬后意味着秋季少雨干燥气候渐过去,转为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特征。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冬至为"一九天",冬至之前还不算很冷,冬至过后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了南岭,气温骤降,天气寒冷。冬季真正寒冷,是在冬至后。

冬季起始—结束:

依据天象变化划分:以“立冬”(斗指西北,太阳达黄经225°)作为冬季的起点,至下一“立春”结束。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以候平均温度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至候平均温度10℃以上时结束。

天气现象有哪些?

天气现象有晴、多云、阴、阵雨、雷阵雨、雷阵雨伴有冰雹、雨夹雪、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阵雪、小雪、中雪、大雪、暴雪、雾、冻雨。

沙尘暴、小到中雨、中到大雨、大到暴雨、暴雨到大暴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小到中雪、 中到大雪、大到暴雪、浮尘、扬沙、强沙尘暴、霾。

天气天气过程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

天气现象的种类

一、降水现象(11种)

液态降水;雨、阵雨、毛毛雨;固态降水;雪、阵雪、霰、米雪、冰粒、冰雹;混合型降水;雨夹雪、阵性雨夹雪

二 、地面凝结现象(4种)

露、霜、雾凇、雨淞

三、视程障碍现象(9种)

雾、轻雾、吹雪、雪暴、烟幕、霾、沙尘暴、扬沙、浮尘

四、雷电现象(3种)

雷暴、闪电、极光

五、其他现象(7种)

大风、飑、龙卷、尘卷风、冰针、积雪、结冰

扩展资料:

天气现象简介:

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在大气中、地面上出现许多可以观测到的物理现象。

在中国气象局编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将这些可观测到的物理现象分为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它现象等5类计34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天气现象

气象有哪些?

气象

[解释]1.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

2.气象学。

3.情景;情况。 例如一片新气象。

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

气象的观测项目有:气温、湿度、地温、风向风速、降水、日照、气压、天气现象等。

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旱涝冷暖的分布等。如云、雾、雨、雪、冰雹、雷电、台风、寒潮等都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它的研究范围是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厚约3000公里,自下而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然层和外层。

1. 晕

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光环彩色的排序是内红外紫。称这七色彩环为日晕或月晕,统称为晕。其中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为22度的晕最为常见,称22度晕,偶尔也可看到角半径为46度的晕和其他形式的与晕相近的光弧。由于有卷层云存在才出现晕,而卷层云常处在离锋面雨区数百公里的地方,随着锋面的推进,雨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就往往成为阴雨天气的先兆。

2. 华

天空中有一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水滴大小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寸均匀。月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水滴或冰晶)的衍射,结果会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紧贴月盘或日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因日光太亮,所以人们不易观察到日华,月华则比较常见。紧贴月盘的华又称华盖,通常华盖的紫色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色,其外呈**为主,最外呈红色。有时在华盖外隔一暗圈后还会出现一个甚至几个彩色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环,称为副华。

3. 虹和霓

含七种色光的太阳光线,射入大气中的水滴(雨滴或雾滴),各种色光经历折射和反射后,可在雨幕或雾幕上形成彩色光弧环。当光弧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42度,光环的彩色排序是内紫外红时,称为虹。

在虹的外面,有时还出现较虹弱的彩色光环,光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为52度,彩色环的排序与虹相反即内红外紫,称为霓或副虹。

虹和霓都要背对太阳而立才能观察到。在夏日的傍晚,西方放晴而东方天空有云雨时,最易看到虹和霓。

4. 曙暮光

日出前,即太阳未露出地平线前,阳光照射到高层大气,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面微明,从这时刻起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为止的光亮称曙光。

日落后即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后,仍有一段时间阳光可照射到高空大气,因空气分子散射使天空和地面仍维持微明,这段时间的光称暮光。

曙光与暮光合称曙暮光。曙光时段称黎明,暮光时段称黄昏。由于曙光开始与暮光终了的标准不同,通常分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晴朗日子当太阳在地平线以下的角度大约为 7度时,民用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大约12度时,航海曙光开始和暮光结束;当大约18度时,天文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曙暮光持续的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相关词:

气象台:对大气进行观测、研究并预报天气的科学机构。规模较小的还有气象站、气象哨等。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与四季有关的气象现象有哪些?

根据类型可分为: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其他现象。

1、降水现象:根据降水物形态共分11种,分别是:

液态降水——雨、毛毛雨、阵雨;

固态降水——雪、冰粒、米雪、阵雪、霰、冰雹;

混合型降水——雨夹雪、阵性雨夹雪。

2、面凝结冻结现象:包括露、霜、雾淞、雨淞等四种。

3、视程障碍现象:包括雾(雾、雾、浓雾);轻雾;吹雪;雪暴;烟幕;霾;沙尘暴(沙尘暴、强沙尘暴、超强沙尘暴);扬沙;浮尘。

4、雷电现象:雷暴、闪电、极光。

5、其他现象:风、飑、龙卷、尘卷风、冰针、积雪、结冰。

如此看来,常见的天气现象种类并不少,而“太阳雨”、“双彩虹”、“球状闪电”等罕见气象不管多么变幻莫测,其实也万变不离其中。

天气现象

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