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豇豆在出芽期,需要怎么管理?

2.温度高生姜苗子萎蔫,应该如何进行浇水?

3.地瓜苗子有死的,是什么原因?

豇豆在出芽期,需要怎么管理?

天气炎热怎样合理绿化浇水_天气热绿化苗子怎么放好

豇豆栽种到出芽,一定要搞好前三天的温度管理,有利于迅速出苗,确保苗子健硕。冬天温度低,地膜覆盖后,水分挥发迟缓,从栽种到出苗,不用浇灌管理。那出苗后豇豆应当怎么管理呢?

苗前保温苗后保光

豇豆出苗前后对温度的反映较为比较敏感,但在出苗后,种籽的营养成分消失殆尽,苗子要再次生长发育,就必须植物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营养成分。冬至到大寒节气期内,也恰好是温度最少、光照时间最少的时间。在这里前提下,豇豆出苗后第一步要保障足够的光照,才可以培养旺苗,提升苗子品质。

苗子从出土开始,菜农要依据天气状况,立即调节管理模式。冬天超低温暗光情形下,最先要确保光照:

要留意双层遮盖的塑料薄膜透光度要高:许多菜农的育苗拱棚,表层塑料薄膜要设定好除灰布带,随时随地消除塑料薄膜灰尘,有无法清除的地区,菜农要用清水清洗或清洗,保证 表层塑料薄膜透光度。里层遮盖的塑料薄膜,王师傅特别提示,一定要挑选新膜,不可以应用以往存留的旧膜。旧膜灰尘多,透光度大受影响,可在其它季节应用,但寒冬育苗是无法应用的。

还要留意人工柔光灯:苗期总面积比较有限,人工补仅是彻底能够 完成的,成本费都不高。人工柔光灯最好是选用常用的蔬菜水果植物补光灯,其光照高效率高,消耗少,是最好的挑选。若没有专用型植物补光灯,还可以用一般日光灯替代,在柔光灯的另外也有提温功效。但较常用的一般照明荧光灯管是不能用的,因其设计方案首要考虑到人的眼睛要求,却不符蔬菜水果生长发育必须。发生相近前几日的雾霾污染时,菜农可在大白天打灯柔光灯5-6钟头,可防止豇豆苗子沉细,根茎等发育不全,为事后培养壮棵、增产高品质打好基础。

适度补肥促苗壮秧

出苗后,伴随着根茎拓展,苗子逐渐大量的从栽培基质中吸取营养物质。殊不知,菜农预苗选用的多见50穴穴盘,在其中填充的栽培基质总数非常少,营养物质不够,到嫩叶展开后,栽培基质中的营养物质供货就逐渐发生不够,这时应搞好填补,保证苗子发育健硕。

苗子出全后,菜农逐渐第一次洒水,这时可在水中加上2000倍的金牛座飘浮钙、太抗枯草枯草芽孢菌1000倍液,钙肥对推动长根、提升抗旱性、培养健硕幼苗实际效果突显,枯草枯草芽孢菌等生物菌剂能够 与根茎相互依存,推动根茎生长发育,抑止病原菌繁衍,促根预防疾病。第二次撒水时,可选用高质量水溶性肥料,填补淡肥及营养元素,推动幼苗发育。

温度高生姜苗子萎蔫,应该如何进行浇水?

生姜是浅根性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30厘米以内的耕作层内,生姜既不耐干旱,也不耐涝。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生姜的需水特性合理进排灌,才能使生姜健壮生长。

1、发芽期浇水

从种姜幼芽萌动开始到第一片姜叶展开,包括催芽和出苗的整个过程,需40~50天。播种时必须浇透底水。播种后,在出苗达70%左右时开始浇第一次水,但应根据当地气候、土质及墒情灵活掌握。沙质土壤,保水性一般较差,遇干旱天气,土壤蒸发快,往往种姜尚未出苗土壤已十分干燥,在这种情况下,应酌情浇水,促进种芽出苗。但浇了这一次水后,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防土壤表面板结影响出苗。黏性土壤保水性能好,土壤墒情较适宜,可待出苗70%左右再浇水,第一次要浇得适时,不要太早或太晚。如浇得太早,土表易板结,幼芽出土困难,易造成出苗不整齐;如浇得太晚,则姜芽受旱,芽尖易干枯。在浇第一次水后的2~3天,如不下雨,紧接着浇第二次水,接着中耕保墒,可使姜苗生长壮旺。

2、幼苗期浇水

从展叶开始到具有2个较大的侧枝,也就是称“三股杈”时期,需65~75天。幼苗期植株较小,姜苗生长缓慢,生长量小,需水量不多,但苗期正处于高温干旱季节,土壤水分蒸发快,为保证幼苗生长健壮,此时不可缺水。

幼苗生长前期,浇水以浇小水为宜,浇水后趁土壤见干见湿时,进行中耕松土,有利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的发育。

幼苗生长后期,已进入夏季,天气干热,土壤蒸发量大,消耗水分多,建议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与浇水量,经常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即可。夏季以早晨或傍晚浇水为好。夏季遇暴雨之后,雨后要及时排水。

整个幼苗期,要注意供水均匀,不可忽干忽湿,若供水不均匀,不仅姜苗生长不良,而且常使发生的新叶扭曲不展,影响姜苗正常生长。

3、 旺盛生长期浇水

从“三股权”以后,地上茎叶和地下部根茎同时进入旺盛生长时期,直到收获,需70~75天。这一时期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量逐渐增大,需要较多的水分。尤其在根茎迅速膨大时期,应根据需要及时供水,以促进根茎快速生长。

立秋后,一般应每隔4~6天浇一次水,以经常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75%~80%。生姜大量分枝时期,需水量明显增多。此期不可缺水,如缺水干旱,轻者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萎蔫,植株瘦弱,严重时心叶不展,多数叶片上卷甚至植株枯萎死亡。处暑以后,姜苗基本封行,若夏秋气温较高而久晴无雨时,为防姜苗受旱,可取傍晚灌水、早晨排水的方法。生姜生长后期最忌渍水,南方一般在9月以后,秋雨较多,应注意排水防涝渍

。至收获前3~4天再浇一次水,使收获时姜块带有潮湿泥土,以利于入窖贮藏。

地瓜苗子有死的,是什么原因?

红薯栽植后死苗,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栽植方法不当:

1,土壤干燥,浇水太少,在薯苗还没有扎出新根时,薯苗周围的土壤已经含水很少,薯苗不能扎根,逐渐干枯死亡。

2,地面以下埋得薯苗节位少,薯苗扎根少,地面以上留苗太高,春天干燥多风,薯苗水分蒸发快,薯苗吸收的水分,没有蒸发的多,如果没有雨天,会逐渐干枯死亡。这种栽法,即使不死,返苗也很慢,后期产量也很低。

3,在土壤十分干热的情况下,先栽苗,后浇水,因浇水不及时或浇水少,在浇水前薯苗已被热土烫死或烘干。正确的栽法是:先开沟或刨坑、再浇水、然后立即把薯苗按在水里,待水渗下后再封垵。这种栽法,薯苗入土前已降低了地温,薯苗又都插进了泥水里,成活率很高。如果先栽苗后浇水,不但薯苗已被烫伤,而且栽苗的坑已变浅、变小,浇不进水去,或浇水很少,有的水从别的地方流失,薯苗没沾到水,这样很难成活

4,栽植过浅。有的栽植深度不到5厘米,如果遇不到阴雨天,三、五天即干到薯苗,栽后第三天开始大量死亡。最适宜的栽植深度是垄面以下5—10厘米,栽植过浅,很难成活,超过10厘米结薯少,产量低。

二、薯苗质量差,苗前通风晒苗时间短,薯苗过嫩,,在干燥晴热的环境下栽植,再加栽植方法不当,容易造成死苗。

三、薯苗存放时间过长,存放方法不当。薯苗从苗到栽植,在三天内,只要存放方法得当,不会影响成活率。如果方法不当,会严重影响成活率。如第一天成活95%,第二天85%,第三天70%,第四天最多50%。如果薯苗两天内栽不完,应将薯苗植:不解捆将薯苗下部在稀泥浆中侵沾一下,沾泥深度一般占薯苗总高的三分之一,7、8厘米,然后一捆一捆的直立紧排在背阴处,(太阳晒不到的地方,但不能过于黑暗),上盖塑料膜(不能捂严),1—2天薯苗即扎出新根,然后栽到地里。如果不沾泥浆,将薯苗在背阴处直立的埋在湿沙中,埋植深度是薯苗总高的1/3,然后上盖塑料膜,随栽随拿苗。对于嫩苗、弱苗,经过植后,还能提高成活率,都可达到95%以上。

四,肥害,有的人在栽苗时,在栽植穴内施肥,造成肥料烧苗。这是一种很不科学的施肥方法,因为任何肥料(氮肥、磷肥、钾肥、各种复合肥)都会烧苗,即使煮熟的黄豆或各种有机肥,也不能紧挨着薯苗。正确的施肥方法是在扶垄前将肥料均匀撒施或垄内条施。农民过去有句农谚“要让根找肥,不要肥着根”,很有科学道理。

五,虫害,栽苗时没按标准施农药,栽后遭受地老虎(土蚕)、蝼蛄咬苗,造成缺苗断垄。

六,栽植后覆盖地膜的,放苗不及时,或放苗后不用细土把放风口堵严,膜下热汽从放风口排出,把薯苗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