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什么鸟能预报天气
2.大自然中有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
3.俗话说燕子低飞要下雨,他们靠什么感知天气?
4.动物逆天了,也会做“天气预报员”!
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为了生存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一些天气变化具有较敏感的反应能力。
水母能在15小时前捕捉到暴风雨来临的信息,并从容地把身体隐藏到安全地带。生物工程学家研究发现,水母有一个可以感觉超声波的“耳朵”,“耳朵”前端细细的棒状物上带一个圆球,其中充满液体,上面有一个小小的石子浮起,并与神经末梢相接触。当圆球接收超声波时,由小石子传给神经,水母就知道大风就要来了。
泥鳅有“活气压计”之称,晴天时,待在水底一动不动,当风雨来临前,它会卷曲身体游泳。当它在水中上下左右十分起劲地翻动时,要不了多久,可能会下雨。
在动物界,青蛙被称为“活晴雨表”,这是由于青蛙皮肤的特点造成的。空气干燥时,皮肤水分蒸发加快,青蛙需待在水中保持皮肤湿润;而在阴湿多雨的季节,皮肤水分不易挥发,它就跳出水面。因此,蛙成为非洲土著居民观察天气变化的“活晴雨表”,当地人只要看到树蛙由水中爬到树上,便动手做好防雨工作。
1794年初冬,法国军队入侵荷兰。荷兰人无力应战,迫不得已,只好打开运河闸门,想用水淹没道路阻止法军进攻,法军面对茫茫大水准备打道回府。就在这时,略懂生物常识的法军司令发现了蜘蛛异乎寻常地在加倍织网,急令部队停止行动,原地待命。因为他明白,只有在晴朗严寒的天气里,蜘蛛才会有如此举动。果不其然,不久气温骤然下降,水面很快结了冰,法军踏冰长驱直入。
如你看到蚂蚁巢越筑越高,你得准备好寒衣,这年的冬天可能会很冷。
大科学家牛顿有一次听牧羊人说天要下雨,但他表示怀疑,因为当时天气异常晴朗。可是不出半小时,果然下起大雨。牛顿大为吃惊,便去请教。牧羊人指着他的羊群说,是羊的某些行为告诉他将要下雨。羊是一只“活湿度计”,如果山羊躺在屋檐下,天就有雨;而羊在草地上蹦跳,必为晴天。
在西伯利亚也有一种“活湿度计”金花鼠,在晴朗的天气里,若金花鼠发出刺耳的尖叫,并蹿来蹿去,不久乌云就会笼罩天空,顷刻雨至;若金花鼠在早晨高声叫,说明傍晚时分就会出现坏天气。
有什么鸟能预报天气
很多动物都有预测天气的本能,根据动物的行为也可以判断天气即将要发生的变化,正如农谚所云: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动物对气压的变化相当敏感,观察它们的反应,有助于你预测近一两天之内天气变化的情况。食虫的鸟类,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就会在高空中捕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就飞得相当低。如果兔子在白天意外出现,或者你见到松鼠在巢中贮存很多的食物,通常意味着天气要变糟了。早晨麻雀呜叫表示天气晴朗——麻雀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天气越好的日子里,叫得越厉害。云雀叫声提高表示天晴——从远方传来云雀轻快的叫声,就可证明是空气干燥的好天气。 蜘蛛:早晨看到蜘蛛网上结有水珠,今天即将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因为在天气晴朗时,昼夜的温差比较大,暖湿气流会在遇冷时凝结成小水珠。晴天的下午,蜘蛛若大量的结网,在今后的一二天内将会有雨。网结的结实,风雨较大,反之,则较小。雨后结网意味天要转晴。 青蛙:下雨前夕,空气的湿度增大,青蛙敏感的皮肤会马上感知到。也许是出于高兴的原因,下雨前夕,青蛙会不停地鸣叫,音量也超过平常。天气将转雨前,空气中湿度较大,青蛙皮肤较湿润,青蛙的叫声较小,频率也低。风雨将来临时,更听不到蛙鸣。但晴天时,青蛙叫声响亮。 蚯蚓:蚯蚓钻出地面,表示今天有雨。因为蚯蚓通过皮肤呼吸,太干燥的空气不利于其对氧气的捕捉,下雨前夕,空气湿度增大,蚯蚓会很乐意钻出地面。如果蚯蚓是在春夏季节爬出土外,常常有大雨到来。天气转坏,湿度增加,地面变暖,蚯蚓就会钻出地面来。 蜻蜒:蜻蜒低飞时,即将要下雨。下雨前,低气压使昆虫处在距离地面较近的地方活动,蜻蜓以小昆虫为食,要吃到食物,蜻蜒必须也要低飞。 蚂蚁:在大雨即将来到时,蚂蚁会把家搬到较高的地方,因此,看到蚂蚁搬家时,往往预示着要有一场大雨。 蛇:蛇对空气湿度非常敏感,和蚂蚁一样,下雨前,蛇也会从低洼地点转移到高处。 燕子:燕子在飞行时,张着大嘴捕捉空中的昆虫,下雨前夕,它们也只有低飞才能吃到昆虫,原因和蜻蜓是一样的。天气转坏时,昆虫多靠地面飞行,燕子想吃昆虫,所以低飞。注:燕子低飞及蜻蜓低飞有雨这一说法不一定正确,这一现象只能说明气压低,有时就不下雨的。 鱼:夏季傍晚,鱼塘中若有鱼儿乱蹦出水面的“跳水”现象,预示将有雷阵雨到来。 鸡鸭:鸡归窝早,第二天一般是晴天。反之,在天快黑时才进笼,天气将转坏。鸭与鸡的表现却相反,鸭是喜水动物,鸭进笼早,意味天气要转坏;反之翌日是晴天。 猫:猫用前脚洗脸的动作,是因为将下雨时,湿度增高,跳蚤在猫身上活动起来。注:猫很爱清洁,不下雨也会洗脸 动物抓痒:干燥使动物的皮肤紧绷,潮湿时,皮肤开始舒展,毛发却变得紧绷,也许是这一紧一松带来了瘙痒,也许是为了更好的防御雨水的袭击,动物在下雨前,都会不断地抓痒并梳理毛发。 人体变化:疤痕在阴雨天的前夕会发痒;受过伤的关节会疼痛;,患有风湿的患者也是很好的天气预报员。 有关动物的气象谚语: 1、燕子低飞天将雨 这是最常见的现象,当天将雨时,各种蚊虫因水汽及低气压的原因均在低空活动,因而燕子和蜻蜓等就会低飞觅食。 2、猪衔草,寒潮到 民间有“狗怕肚脐冷,猪怕嘴巴寒”,故天将有寒潮时,猪就会衔草垫窝御寒。这表明猪对气候变化的敏感。 3、鸡宿迟兆阴雨,鸡晒翅天将雨 鸡是喜干怕潮湿的动物,天将雨时,一方面这时的昆虫活动多,觅食容易,不愿归圈;同时在太阳下晒翅膀和在泥沙里“洗澡”就是为了防潮。 4、乌鸦成群飞叫,寒潮快来到 由于乌鸦是黑羽毛,在闷热的天气下就很难受,就会成群的飞叫,而这种现象常在寒潮到来前出现。 5、蜘蛛张网补网,兆天晴 蜘蛛靠张网捕虫为生,而风雨天会将蛛网破坏,故它会在天将晴时重新张网或补网,并且常常是在凌晨或上午的时间。 6、蚂蚁搬家,天将雨(蚂蚁垒窝,天将雨) 蚂蚁喜欢在干湿适宜的环境里生活,如果天气将进入雨天时,它们会选择高处掘新巢,如果是短时的雨天,它们也会将洞口垒高(像碉堡),而且它们搬家的位置和垒窝的高度往往正好同降雨的位置相近。以观察大黑蚂蚁较准。 7、青蛙成群叫,大雨将来到 青蛙的皮肤及器官对天气的变化敏感。每当风雨来临时,它们会集群呜叫。 另外,由于地理位置、海拔高低、地形地貌等不同,这些谚语不是适用所有的地方,因而要因地而变,这方面当地的农民最为熟悉,可以向他们多请教和学习。
大自然中有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
鹰。
清晨,东方出现了一片朝霞,可是这时如果没有鹰在飞翔,就说明天气会有变化。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天空中出现了一朵朵黄云,接着,拳头大的冰雹劈头盖脸地打了下来。晚上,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中,清风阵阵,如果这时能听到鹰的长鸣,那明天一定是好天气。
如你在草原上迷了路,你可以向远处眺望,如果你看见远处有黑点在闪动,那就是鹰,你只要向鹰的方向走,也许会看见一潭水,或一群牛羊,或许还会看到村庄。
俗话说燕子低飞要下雨,他们靠什么感知天气?
动物对天气的变化反应十分敏感.根据观察,全世界共有600种动物够得上“天气预报员”.当你在夜间清晰听到蟋蟀高唱“唧唧”声时,预告明天是个好天气,你大可放心准备上路出远门.蜻蜒在空中上下飞窜时,预示一二小时后将有大雨出现.蚂蚁关闭蚁穴洞口,表明雷雨即将来临.
泥鳅在雷雨到来前,常常显示得焦躁不安.红占鲑躺在水底不动,预示天气晴朗;把身体卷成“带子”时,预告天气将要变化;在水里翻腾时,预报风雨将要降临.风暴到来前的20小时,水母的感觉器官能够感觉到狂风吹打海面时发出的次声,于是,便迅速潜到海底,以防不测.
在夏秋季节,天气闷热,空气潮湿,麻雀感到身痒,便飞到浅水里洗澡散热,预示一二天内将有雨天出现;如果是大群麻雀洗澡,则预示未来将有大雨出现,因而有“群雀洗凉,雨下大又强”的谚语.
民间有句“燕子低飞要下雨”的说法.这是因为燕子要吃虫子.碰到天气要下雨的时候,空气里水汽很多,把一些虫子的翅膀弄湿了,就像是飞机荷重过大,飞不动了,但是它们还要飞,那就只能接近地面飞.其次,天气将转阴雨的时候,气压变低,空气里水汽增多,土壤中的一些小虫子也爬出土外,燕了就要低飞去捕虫吃.
当天气即将转阴雨的时候,黄鹂鸟会发出类似猫叫的声音;夏秋季节,日出或黄昏时,猫头鹰两三声连叫,并在树枝东跳西跳,很不安宁,叫声低沉象哭泣,这是天将下雨的象征.
蜜蜂最适宜于天气晴朗,气压较高的情况下飞行.另外,天气愈好,植物花蕊分泌的甜汁愈多,诱惑蜜蜂的能力也愈大.早晨蜜蜂都出窝蜜,天气晴,傍晚迟迟不回窝,明天继续晴朗,反之,则预示阴雨将来临.
蝉的叫声是由它的腹部发音器的薄膜振动而发出的.据一般观察,夏天由雨转晴前2小时左右,蝉就叫,而晴天转阴雨时,蝉不叫.这是因为下雨前,它的发音薄膜潮湿,振动不灵.相反,天气转好,空气干燥,薄膜振动有力.
天气转坏时,蚂蚁显得非常忙碌,有的忙于往高处搬家,有些则来回运土垒窝.一般说,垒窝越高,降水也就越大.还有一种大黑蚂蚁垒的窝,往往在次日风的来向部分垒得高些.
猪.“猪衔草,寒潮到”.“猪筑窝,下大雪”.这是因为猪的鼻、嘴部无毛,直接接触空气,对寒冷特别敏感,在寒潮到来之前它有先觉,急忙衔草作窝.天气稍冷便把嘴巴伸入草中,再冷些就会全身钻进草里御寒,母猪的反映更为敏感.所以,见到猪街草,就是寒潮即将来临的预兆.
动物逆天了,也会做“天气预报员”!
燕子低飞被认为是即将下雨的先兆,也是一种判断天气状况的自然常识。他们靠什么感知天气?
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价值便是利于自然界中的能量分布相对更加的均衡,生物体的能量传递能力便是自然选择的依据。此外,能流进化论还认为,生物的进化是环境中的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对能量传递能力的需求与物种的能量传递能力能否满足环境所需之间矛盾的结果。燕子是在中国广泛分布的夏季鸟类,它们春天从南方飞来,秋天又飞回南方越冬。因为数量众多,且喜欢在离人很近的地方筑巢,而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每当天气快下雨时,由于空中的水汽含量急剧增多,大多数昆虫翅膀沾湿,不能自由伸展和飞行,只能沿地面爬动或在近地面飞行。燕子所介导的能流可以用“昆虫→燕子→氧气”表示,昆虫的能量比氧气高,根据自然界对能量分布的需求,昆虫中的能量需要释放,即昆虫和氧气需要一种能量传递能力来消减二者之间的能势差。燕子可以将昆虫中的能量转化为相对更容易在自然界中传递的热能,因而具有自然界需要的能量传递能力。
快下雨时,高空中的昆虫相对较少,因而,昆虫和氧气这两种具有能势差的物质对能量传递能力的需求就低,也就是对燕子的需求低,燕子通过减少数量来降低物种的能量传递能力,表现为燕子在高空的数量相对较少。反之,在近地面,昆虫数量相对更多,对燕子的能量传递能力的需求就更高,燕子通过增加群体数量来增强物种的能量传递能力以满足环境的需求,表现为燕子在近地面的数量相对更多。
燕子低飞在本质上都是自然环境对它们的能量传递能力进行选择的结果。
春天到,蛐蛐儿叫,鸟儿鸣,花儿笑,小动物们憋不住,也都出来闹春啦~其实,动物们对天气变化的反应是最敏感了,你可能不知道,全世界共有600种动物够得上“天气预报员”,知力君对这些小动物们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今天我们就邀请了称得上是顶级天气预报专家的小动物来做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预报大师们的风吧!跟它们学两手,嘿嘿~
你们有没有听家里的老人说过这样的话,当在夜间清晰地听到蟋蟀高唱“唧唧”叫声时,一般可预测明天是个好天气,适宜上路出远门;当蜻蜒在空中上下飞窜时,却预示着一两个小时后将有大雨出现,嘱咐你记得带把伞出门……当时,你是不是很佩服长辈们的这些观察能力,其实,这就是小动物们预报天气的特殊能力。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会预报天气的小动物,看过之后,或许通过观察这些动物,你也能成为天气预报专家呢~很神奇的哦~
蚂蚁搬家要下雨
如果蚂蚁成群出洞,预示大雨将来临,早有“蚂蚁成群明天勿晴”这种说法。下雨之前由于空气中湿度增大,泥土吸收的水分大量增加。因此住在泥土里的蚂蚁巢穴变得潮湿。它们虽然住在地下,但蚂蚁天性喜欢干燥,且身上有一个感知水分的器官。下大雨之前,当空气中水分高、湿度大时,它们敏锐感觉要下雨了,蚂蚁会纷纷爬出来向高处搬家,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防止被雨水淹没。用蚂蚁搬家的办法来预报天气准确无误。一旦要下雨了,它们就一处一处地搬家,如果搬得低,雨会下得小;如果搬得高,就预示着雨会下大些。当蚂蚁把窝巢的入口堵住的话,预示将会有大雨。这是因为蚂蚁对气压和湿度的变化十分敏感。
看蜜蜂出巢归巢时间预报晴雨
蜜蜂是勤劳一族,必须掌握晴雨的变化,因此靠蜜蜂“预报”晴雨天是最合适不过了。蜜蜂蜜时,出巢早,归巢迟,说明第二天是晴天;如果出巢迟,归巢早,说明不久将有雨;如果连续下了几天雨后,蜜蜂顶着雨去蜜,说明天将转晴了。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蜘蛛结网预示天气由阴转晴。阴雨天,如气压上升,湿度减小,昆虫高飞,蜘蛛便张网捕捉,反之,蜘蛛收网,预示将下雨。俗话说:“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
知力君告诉您,水里的动物预测天气的功夫绝对不亚于陆地上的昆虫族。鱼类预报天气是“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当临近下雨时,天气沉闷闷的,使水中溶解的氧气量减少,于是鱼类纷纷浮到水面上层甚至水面来呼吸。
流传的农谚说:“小暑吹西北,鲤鱼飞厝角”,就是说小暑刮西北风有大雨,鲤鱼惊飞跳出水面很高。“小暑雷公哮,鱼虾水上跳”——小暑下雨且打雷,天气闷热,鱼虾纷纷往水面跳跃。白带鱼出箭,外海呣通(莫要)去,意为从带鱼的反常表现可看出大风将至,渔民不要到外海。
泥鳅水中舞蹈大雨降临
泥鳅属水里最常见的鱼类。浑身滑溜溜背部和两侧为灰黑色全身布满黑色小斑点尾柄处有大黑点。小眼睛嘴周围长着5对触须。泥鳅喜欢在静水的底层栖息。西欧人称泥鳅是气候鱼。当天气闷热、下雨之前水中严重缺氧,迫使泥鳅一个劲地上下乱窜,其目的是呼吸空气,犹如表演水中舞蹈。这正是大雨降临的前兆。
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一种热带鱼,具有特异功能,预报天气“准”过气象台。当地居民称它为“气象鱼”,并将其养在鱼缸中来观察天气;鱼若沿缸壁漫游,天气不是多云便是阴天;若浮在水上急躁不安,肯定要下雨;若静躺缸底不动,那么一定是晴天。
水母:“听得懂”次声波
生物身体内有特殊的结构和特殊的功能。当大海发怒的时候,那汹涌的浪涛有如千军万马,咆哮奔来,在这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中,有一种人的耳朵感觉不到的次声波。它是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的,传播速度远比暴风和波浪的传播速度要快。就拿水母来说,它就是能“领悟”次声波的海洋生物之一。暴风雨所产生的次声波冲击着悬浮在水中的水母,水母耳肉腔内藏有一种硬度的耳石,耳石又刺激“球”内的神经感受器,于是水母就立即离开岸边,游向稍为平静的深海底层躲避狂风暴雨了。
同时,水母能提前预报台风的到来。其信息是从水母身上一粒小小的听石发出来的,它像人的耳朵。海浪和空气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冲击听石,刺激着周围的神经感受器,使它们在风暴来临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得到信息。
(作者:中国科普作协会员、福建省科普作协理事康火南,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